朱少民 QECon發起人、《軟件質量報道》公眾號主人
主要研究領域:軟件測試、軟件質量管理和軟件過程改進。主要著作:《全程軟件測試》、《軟件測試方法和技術》、《軟件質量保證和管理》、《輕輕松松自動化測試》、《軟件過程管理》和《軟件工程導論》等。先后在大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、國際一流的跨國企業工作,從事軟件開發、測試、QA和過程改進等工作近二十年,先后獲得機械工業部、安徽省、合肥市、青島市等多項科技進步獎。
課程目標
- 幫助學員深刻認識敏捷測試,并引導他們正確的思考,在工作方式和行為上產生積極的變化,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發揮良好的作用;
- 能夠和敏捷開發融合在一起,和開發人員緊密協作,不斷推進項目的效率和質量;
- 有助于定義user story及其評審,并能夠幫助團隊提高軟件的可測試性,進一步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;
- 使學員理解如何有效地開展敏捷測試,掌握在敏捷測試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,包括快速有效地生成測試用例;
- 使學員掌握探索式測試的思維方式、方法,提升個人的測試技能;
- 能在項目層次組織好探索式測試的實施,管理探索式測試過程,將測試效率提升到極致。
課程特點
- 內容豐富而精彩,系統而全面,能站在研發的高層次上來看解析敏捷測試。
- 所有課程內容都結合被培訓公司的實際業務案例或場景展開討論,確保培訓內容即學即用,對學員的能力提升立竿見影。
- 著重通過具體的案例來介紹和分析各項主題,強調和學員的交互和討論,不僅使課程生動,使學員容易理解所學的內容,到達良好的培訓效果。
- 分享十多年在國際一流企業的軟件測試實踐和經驗,深入淺出地分析敏捷測試中遇到的問題,對學員有啟發,有借鑒價值。
- 不僅講解敏捷測試需要做哪些工作,更注重講解怎么做、為什么這樣做。
本課程對象
- 軟件測試工程師
- 測試經理和測試組長
- 軟件項目經理
- 其它軟件開發人員
本課程內容
本課程共分為兩個大模塊,一天一個模塊,穿插課堂教學和實踐練習。
Day 1 -敏捷測試及其實踐(6小時) - 清楚軟件測試的幾個基本問題
- 究竟什么是敏捷測試?
- 敏捷測試原則
- 討論:敏捷測試的特點
- 從TDD到ATDD、BDD
- 用戶故事(US)的拆分、合成與評審
- User story的可測試性
- 如何更好地參與設計與代碼的評審活動?
- 討論:如何將用戶故事有效地轉化為測試用例?
- 敏捷測試的策略:TA + ET
- 持續集成CI、持續測試CT與持續交付CD
- 自動化測試策略及其落地
- 討論: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團隊的自動化測試框架?
- 敏捷測試人員的職責,包括測試新角色
- 如何成為優秀的敏捷測試人員
- 如何提升整個團隊的測試能力?
- 討論:如何評估測試工作的質量?
- 如何持續改進敏捷測試?
- 小結
Day 2– 探索式測試及其管理(6小時) - 什么是探索性測試(ET)
- 討論:探索式測試的優勢在哪里?
- 如何選擇正確的測試技術和風格?
- 探索式測試的計劃與準備
- 練習:針對某個產品分析測試點和確定測試方法/策略
- 如何使ET可靠、可追溯?
- 基于會話的測試管理(SBTM)
- 如何完成Mission/Session的設計?
- 啟發式測試準則:基于場景的設計案例
- 練習:Mission/Session設計訓練
- 測試過程及其報告
- 測試對話與改進
- SBTM常見問題回答
- 討論:如何更好地進行探索性測試?
- 探索式測試所需的技能和知識
- 批判性思維與分析性思維訓練
- 上下文驅動的邏輯思維訓練
- 發散性思維訓練
- 總結
- Q&A
|